潘慶中:至深至靜的IOI傳奇——紀念李深靜先生
2011年與清華經管學院的老師同學去馬來西亞訪問時,我第一次見到了李深靜先生。李先生充滿激情的個人經歷和公司發展介紹,深深地感染了每一位老師同學。之后的幾年里,陪同陳吉寧老師、陳旭老師、李稻葵老師、楊斌老師等多次拜訪李先生,對他的傳奇人生有了全方位的了解。在清華大學蘇世民書院籌備過程中,李先生是第一位海外華人捐助者。
2021年伊始,李先生的兒子李耀昇先生來到清華園,繼承父親李深靜先生的遺志,繼續捐助清華大學的發展建設,正如邱勇校長所說:耀昇先生傳承了家族支持教育的傳統,不僅在物質上,同時也把李深靜先生的優秀品德和精神帶給了清華的老師和同學,李先生的仁愛、好學和拼搏精神,將會激勵著一代代清華學子。
邱勇校長(左五)、楊斌副校長(左三)與李深靜先生(左四)在工字廳前合影
陳旭書記拜訪李深靜先生
白手起家的馬來西亞傳奇
丹斯里拿督李深靜1,祖籍福建省永春縣東關鎮,1939年出生于馬來西亞雪蘭莪州巴生縣。1981年白手起家,通過獨立收購上市公司工業氧氣(IOI集團前身),進軍油棕種植和房地產領域。李深靜先生以其非凡的戰略眼光與創新力將IOI集團成功打造為世界500強企業,在棕油、精細化工、房地產三大領域成為全球領跑者,在福布斯富豪排行榜上連續多年名列前茅。在2015年福布斯馬來西亞富豪榜上以46億美元(約合295億元)凈資產排名第六。
李深靜在馬來西亞享有盛譽,擁有“棕油大王”和“最年長的CEO”等多項美譽,被授予代表馬來西亞國家榮譽的丹斯里和拿督封銜。曾獲主要榮譽包括2008年馬來西亞油品科學家與科技人員協會榮譽顧問,2005年“福建省捐贈公益事業突出貢獻獎”,福建省政府立碑表彰,2002年馬來西亞博特拉大學名譽農學博士學位,2001年世界不動產聯盟“大馬杰出產業發展企業家榮譽獎”等。
1. 丹斯里(Tan Sri),是馬來西亞國家榮譽,由國家元首冊封給對國家有極大貢獻的杰出人士,意為“護國將軍”;拿督,一般是指馬來西亞省或州的最高行政長官的稱呼。
李深靜先生
IOI集團是一家擁有44年歷史的跨國企業集團,業務遍布七個國家,多元化員工規模超過3萬人,2014年凈利潤約為52億元,相比2013年增長70%,在全球經濟疲軟的大背景下實屬難得。IOI集團旗下有兩家子公司:IOI 產業集團(IOI Properties Group)和IOI公司(IOI Corporation),兩家公司均在馬來西亞證券交易所主板掛牌上市。IOI公司是馬來西亞最大的種植業上市公司,資產市值約人民幣700億元,占IOI集團總利潤近60%。其涵蓋業務有:油棕種植,棕油下游加工工業(食用油、油脂化工及特別油脂加工)等。在業界以最高運營效率、最好盈利表現著稱,年棕油產量占全世界棕油總產量的8%。IOI產業集團從1982年起致力于地產開發,先后在馬來西亞、新加坡、中國成功開發了多個大型綜合體項目,土地儲備量達6000公頃。多年來,IOI產業集團以其綜合體高營建品質持續收到市場的好評和認可,并獲得包括福布斯亞太上市公司50強在內的多項國際獎項。
李深靜和他掌管的IOI集團取得矚目成就,并非偶然。這輝煌的背后除了機會和命運的垂青,究其根源是李深靜自幼年貧寒環境中磨練出的堅韌品格和嚴格要求自己的處世態度,成就了他至深至靜的IOI傳奇,值得敬佩與深刻借鑒。
“別人付出100%,我要付出101%!”
李深靜從不吝惜分享自己的成功秘訣。101%不僅與李深靜的公司名字“IOI”形似,更以最簡潔的方式闡釋了這位馬來西亞富豪的人生智慧。“我覺得‘嚴人先嚴己’,我對自己要求101%,不只是100%而已。我相信成功主要是靠勤奮,成功的訣竅不離華人的優良傳統美德,勤奮、嚴謹、求實與創新。”
然而,嚴于律己并非與生俱來,這要追溯到李深靜幼年販賣冰淇淋的坎坷經歷。李深靜的祖父很早就離開老家永春到馬來西亞發展。父母經營雜貨店,十個孩子在馬來西亞的雪蘭莪州成長。李深靜排行第七,出生時家里生活條件十分匱乏。持續多年的艱苦生活迫使李深靜11歲輟學,開始了辛勤工作,在腳踏車上度過了四年冰淇淋小販生活。當時,身體單薄的李深靜在腳踏車后座馱著大冰柜,里面裝滿冰淇淋和冰水。有一次,大雨過后,腳踏車陷入泥地里,為了讓冰淇淋柜不倒,李深靜必須立即跳下車,吃力地用肩膀頂住冰柜,堅持了20多分鐘,待有路人經過時,才幫忙把冰淇淋柜扶正。李深靜每當回憶起這段經歷時,仍有眼淚在眼眶里打轉,“就在等人經過幫我扶上來的時候,肩膀的痛可想而知,眼淚已經流下來。那次摔倒之后,我忽然覺悟到要改變命運,就決心回去學校繼續讀書”。在無數次摔倒之后,李深靜痛下決心:要改變命運,就必須讀書。用體力和眼淚換來的上學條件,李深靜倍加珍惜,比同齡人更加嚴格要求自己,成績優異。
可好景不長,生活繼續著“降大任于斯人”的考驗。高中畢業后,李深靜無法負擔大學學費,不得已又要開始工作。有一次,他偶然路過一個漂亮種植園,毫不猶豫寫信應聘,卻被拒之門外,原因竟是他的高中學歷和英語不符合要求。深受刺激的李深靜,從此發奮讀書,特別是學好英語。不久,李深靜開始在一家油棕園工作,從管工做起,抱著“憨憨做,天公疼憨仔”(閩南話,意為老天眷顧憨厚做事的人)的心態一直升到經理的職位。他充分借助園丘的多元語言環境,苦下功夫,練就流利的英文和淡米爾語(南亞語言的一種)。在李深靜眼中,經歷沒有好壞高低之分,“憨憨做,天公疼憨仔”,再不起眼的工作都可以轉為沃土,為日后“行大任”提供養料。“種植油棕確實是一種艱辛的行業。許多大大小小的工作,都要親力親為。我在園丘工作的日子并沒有白過,我一面工作一面學習。我可以很自豪地說,我對于園丘每一個環節的操作都十分熟悉,這無形中讓我累積了不少實際的管理經驗。直到如今,這些一點一滴、長年累積的經驗,對我在發展棕油業方面發揮了很大的幫助,讓我取得了今天的成果。”
李深靜一生信仰101%努力,在他77歲高齡時,仍保持不分節假日工作的習慣,每天10小時的工作強度,堅守在IOI集團第一線,是馬來西亞人眼中名副其實“最年長的CEO”。更加令人“嫉妒”的是李深靜與年齡不符的外表:頭發烏黑、眼神堅定透徹、頭腦敏捷、精神煥發。這“靈丹妙藥”正是自家產的棕櫚油,“我吃棕櫚油,棕櫚油里含有濃厚的胡蘿卜素”。不可撼動的信仰和神奇的棕櫚油是李深靜的內外強大支撐,使他能夠親力親為,用自身榜樣的力量激勵鼓舞新一代青年才俊。
Today Sunset, Tomorrow Sunrise
幾乎每位成功企業家都有著對“成功”獨特的詮釋和總結。李深靜最廣為流傳的名言則是:Today sunset, tomorrow sunrise(太陽在明天升起)。這句話出自李深靜在1989年震驚大馬商界的一次具有轉折性的并購交易。當年,李深靜出資5億令吉高價收購東印度公司變賣的Dunlop園丘及棕油廠、樹膠、可可加工廠等全部資產。Dunlop是一家總部設在倫敦的英國跨國公司,總面積達7萬英畝的園丘是其主要業務之一。當投資分析員問Dunlop公司為何要賣掉這項主要業務時,Dunlop公司CEO說這已是一個夕陽產業(sunset industry)。過后,分析員問李深靜為何要買一個sunset industry,李深靜告訴記者:Today sunset, tomorrow sunrise。李深靜原有的工業園區已擁有1.6萬公頃油棕、樹膠及可可園,加上Dunlop園丘資產, IOI集團頓時躋身為當時五大種植商之一。令人出乎意料的是,李深靜賬面其實僅有1000萬令吉(約2000萬人民幣),卻充分憑借自己在當地銀行多年積累的良好信用,得以完成高價收購。還記得當初拒絕給李深靜工作機會的漂亮種植園?那家正是Dunlop種植園,若干年后卻戲劇性地落入這個“未被錄取者”手中,完美詮釋了,什么叫逆襲。如今,IOI集團在馬來西亞和印尼擁有的油棕種植面積超過23萬公頃,在馬來西亞種植業上市公司中位居第一,多虧早年這次具有轉折意義的并購傳奇。
其實,李深靜在說出“Today sunset, tomorrow sunrise”時,早已開始對棕油業進行朝陽式的精心布局。園丘工作的豐富經驗,使他深知在棕櫚油行業,如果只走榨油的路子,便只能等待夕陽;必須通過不斷創新、研發技術,開發出下游產業,才能真正迎來明天的太陽。為此,李深靜在2003年花重金6億令吉收購聯合利華在馬來西亞的公司,將聯合利華超過100年的研發經驗收入囊中。經過在實驗室不懈嘗試,成功將棕櫚油用途拓展至日常生活各個方面,從過去的食用油、肥皂等初級用途,升級到工業(如洗潔劑、輪胎)和食品(如巧克力、餅干、母奶替代品)等方面,與生活密不可分。如今,IOI集團棕油產品服務于雀巢、惠氏等全球500強企業客戶,銷往世界65個國家和地區的1.3億人。李深靜接受采訪時回憶,“過去原產品的價格三五年就會有一次周期性的起落,可是最近幾年,它的價格已經穩定下來,因為棕油已經轉型成為一項工業而不再是一項原產品。今天我們的生活有哪一樣東西和棕櫚油沒有關系?”。短短幾年,李深靜迅速沖進大馬商界聚光燈下,被譽為“棕油大王”,成為最具影響力的大馬領袖之一,而“Today sunset, tomorrow sunrise”也被載入名言史冊。
即便是朝陽產業,IOI油棕帝國的擴張進程也歷經無數挑戰。其標志性的考驗要數2001年持續長達1年3個月之久的森那美(Siname)惡意收購戰,爭奪標的是當時李深靜控股的益東控股(Palmco)。雖然并未公開收購戰細節,李深靜最終化解了森那美的攻勢,成功將益東控股留在身邊。不過,這場風波留給李深靜深刻的教訓:一家企業想要避開別人覬覦,本身就必須足夠強大。他也曾在公開場合表示:“我們需要加強掌控權,因為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此后十年間,李深靜不斷采取擴張行動,例如將益東控股(后來易名為IOI油脂)私有化、積極進行海內外的收購,以及不斷增持本身公司的股權等,成就了今天的IOI油棕帝國。
李深靜的油棕園有兩個新加坡的國土大,曾經需要每天要坐飛機去巡視園丘。直到離世前,他每過兩個月還得到油棕園里住上一周,而且一眼可以看出“哪棵樹在生病,哪棵在挨餓”。此外,李深靜發自內心的把油棕樹當作生命珍惜,給予它們嬰兒般的照顧和關愛。李深靜說要像照顧小孩子一樣照顧油棕樹:“它要在苗圃里培養12個月,再移去園里種植,這時,你要把它輕輕抱起,輕輕放下,這樣,收割時,它才會長得漂亮。你也可以用隨便亂丟的方式做,它也不會說話抱怨,不過,它已經內傷了,長大后,它的果子就沒有辦法這么好了。”成千上萬的油棕也回饋李深靜優質高產的棕油,馬來西亞油棕平均每公頃產出是4噸,而李深靜的種植園可以高達6噸。從經濟學角度,李深靜深諳成功經營的根本:無論下游如何深加工,首先要堅持不懈做好上游,即種好油棕樹。從被園丘的魅力所吸引,到認真從管工做起、對種植園管理熟練于心,再到把別人眼中的夕陽產業打造為油棕帝國,李深靜顛覆常人思維,以對高效運營不斷超越、對油棕始終不變的孩子般的照顧,對規模效應的執著追求,率領IOI集團成為全球棕油產業名副其實的傳奇領導者。
逆向思維,點石成金
李深靜不僅是馬來西亞的“棕油大王”, 更是馬來西亞地產界的領軍人物。IOI產業集團是IOI集團旗下地產業務集團,在過去十年里,取得了多年穩健的盈利成長,蟬聯馬來西亞最高盈利的產業公司。
多年來,IOI產業集團最令人稱道的是成功打造了蒲種(Puchong)這座雪州一級城市。1985年起,李深靜通過一系列企業及土地收購活動,同時進軍油棕種植及產業發展領域。他在蒲種購買了406英畝土地,全面推行價值達10億令吉(當時約合20億人民幣)的混合房屋發展計劃,是當時震驚業界的壯舉。李深靜眼光獨到,將原先僅為一片遼闊無垠的園丘地,變身為今日發展蓬勃的現代化城鎮。就連大馬城市土地兼交通規劃專家也不禁感嘆:“10多年前在布城、賽城未發展前,李深靜竟然在附近(蒲種)興建 IOI Marriot與Palm Garden度假酒店。蒲種今日朝氣蓬勃的發展,應驗李深靜的獨到眼光。”李深靜點石成金,將蒲種這片園丘地變為黃金地。當李深靜先生帶領我們參觀這座園林式的現代化城市時,無不敬佩李先生35年前的獨到眼光(Vision)。IOI產業集團還將“蒲種模式”復制到當地馬口鎮,開展馬口IOI新市鎮計劃,建立包括大型超市、警察局、大馬政府診所、社區會堂、學校、餐飲店和連鎖快餐店等,耕種又一片未來的黃金地。
上世紀八十年代,李深靜回福建尋根,但卻一直沒有在故鄉投資。當被問到原因時,李深靜說:“我不想賺家鄉人的錢,大家那么窮。”時任福建省僑辦主任的曾曉明勸說李深靜:馬來西亞近90%棕櫚園掌握在華人手上,而其中絕大部分是福建人。李深靜完全可以作為馬來西亞華人的龍頭投資家鄉,賺錢后再投資建設公益事業。李深靜終于改變主意,將廈門定位IOI進軍中國市場的第一站,成立全資子公司IOI(廈門)置業有限公司,成功開發的項目多達4萬個單位,項目總值超過人民幣100億元,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IOI園博灣和IOI棕櫚城,成為最先在華開拓房地產市場的東南亞僑領之一。
發展至今,IOI產業集團業務覆蓋馬來西亞,新加坡和中國,開發并管理大型商場,辦公大樓,酒店及高爾夫球場。在李深靜逆向思維、追求卓越風格的影響下,IOI產業集團堅持采用ISO9001:2008國際質量認證標準,所有在建項目得分均不得低于80%。從2006年起連續三年被《福布斯》評選為亞太區50家最具獲利能力的企業,馬來西亞最大地產股之一,并在《亞洲金融》、《亞洲貨幣》、《歐洲貨幣和遠東經濟評論》馬來西亞乃至亞洲排名中位居領先地位,這再次印證了李深靜點石成金的不凡眼光和勇往直前的企業家精神。
不求回報的常青家族
李深靜出身貧寒,年幼時,父親賣掉家里僅有的6英畝橡膠園,寄錢回中國抗日。李深靜雖然早已在馬來西亞扎根,卻始終沒有忘記父母的囑托:“我出生在海外,對家鄉的深情卻相當深厚。從小父母就對我們說我們在這里(馬來西亞)是客人,賺了錢應該拿回家鄉發展。當時雖然家里很窮,但是我記得,每次到過年時,父母親就會想辦法籌一些錢、找一些布料和衣服寄回家鄉,年年如此。”父母在艱苦掙扎中仍心系祖國家鄉的記憶深深刻在年幼李深靜的腦海里。
如今,李深靜通過畢生的奮斗成為馬來西亞富豪榜上少數白手起家的富豪,終于改寫了家族命運,不僅將家族發展壯大,而且撫養六個子女完成在英國頂尖大學本科學習,皆為律師出身。在2013年IOI業務集團趨于穩定時,年事已高的李深靜宣布“分家”和“五年交棒”計劃,將集團核心種植業交給長子李耀祖,產業資產交給幼子李耀昇,準備告別“最年長的CEO”稱號。李耀祖擁有律師和倫敦金融與會計資格,目前擔任馬來西亞棕油理事會主席,在1996年就被委任IOI集團執行董事,長期被市場視為IOI集團的第二把交椅。李耀昇2008年加入董事部,曾在倫敦、新加坡從事國際金融服務。兩位極具潛質的繼承人都被市場寄予厚望。李深靜曾在2013年交棒計劃發布會上表示,“如果他們的表現平穩,我可能會在三至五年內正式退休。”李深靜將兩大資產交由長子和幼子管理,可謂是馬來西亞首個“最明確分家”的華商領袖。
楊斌副校長(左五),蘇世民書院創始院長李稻葵(左三)、常務副院長潘慶中(右四)會見李深靜先生一行
潘慶中副院長(右一)帶領李深靜先生(右二)參觀蘇世民書院
李深靜先生在蘇世民書院
多年來,李深靜在全心投入、打造IOI集團商業傳奇之余,一直謹遵父母教導,通過修橋鋪路建校舍、以投資拉動當地經濟發展、賑災捐款等各種方式回報祖國家鄉,并榮獲2005“福建省捐贈公益事業突出貢獻獎”和福建省政府立碑表彰。李深靜尤其注重興建教育,設立了丹斯里李深靜基金會,每年捐出千萬元投入“學生領養計劃”,幫助馬來西亞各地的貧寒學生完成學業,不讓自己的苦澀童年經歷重演。李深靜在2014年向廈門大學馬來西亞分校捐出最大一筆善款3000萬元,鼎力支持即將成為“百年老店”的廈門大學國際化辦學,彌補他當年未能念大學的人生遺憾。同年,李深靜還向清華大學蘇世民學者項目慷慨捐款2000萬元,提供綜合獎學金,支持在全球嚴格篩選中脫穎而出的未來青年領袖在清華大學進行領導力深造,全力幫助蘇世民學者項目達成培養全球未來領導者的宏偉目標。對于這兩筆教育捐贈,李深靜甚至沒有宣傳,想法很樸素——“我捐錢,從沒想得到回報”。雖然時過境遷,李深靜的回饋奉獻依然如同他父親當年在困苦中,堅持不懈、不計得失地回饋家鄉父老,真可謂“至深至靜”、不求名利。多次聆聽李先生教誨的楊斌老師曾深情地感慨:李深靜先生,深水靜流,德高望重,白手起家的華商楷模,勉力支持清華的好朋友,讓我們每個人都打心眼里崇敬。
至深至靜
李深靜,馬來西亞華人的驕傲——至深的智慧沉淀,至靜的堅忍前行,101分的自強不息——至深至靜的IOI傳奇。“深謀創偉業,能使荒山變棕海”、“靜心修大慧,敢叫平地起高樓”是知名書法家贈予李深靜的一副對聯,一直掛在他辦公室的墻上,精準描繪了李深靜成就背后閃光的深厚人生品格。
即使生活在同一時代、同一個環境,有多少人就有多少種成功方式。即使李深靜先生的人生經歷不可復制,但他發人深省的人生哲學、強大的精神力量卻可以在每個人心中扎根發芽,像肥料一般滋養每個人心中屬于自己的夢想,用仁愛的心,盡101分的努力,孜孜不倦的學習,成就至深至靜的自己。
李深靜先生的精神一定會薪火相傳,發揚光大!
清華大學蘇世民書院 潘慶中
2021年1月于清華園
潘慶中教授,現任清華大學蘇世民書院常務副院長,全面負責書院的日常管理工作。1980年考入清華大學數學及計算機技術應用專業,獲清華大學工學學士學位。隨后在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經濟系攻讀碩士和國際貿易與金融系攻讀博士(1985年-1990年),獲清華大學工學碩士和經濟學博士學位。1993年獲得美國斯坦福大學工學院理學碩士學位。
1994-2004年,潘慶中先后在四家公司做工程師、研發部經理、副總裁、CEO、董事長等。
2004-2014年,潘慶中在清華經管學院擔任合作發展辦主任,負責學院的國際、國內合作,以及學院顧問委員會的日常工作。他同時也是清華大學公司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員,其研究領域包括公司治理、企業發展、中國經濟史、一帶一路等,教授的中英文課程有管理經濟學、公司治理、管理信息系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