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師德師風,助推育才育人,天立教育捐贈童詩白教育基金線上簽約儀式圓滿舉行
6月16日上午,天立教育向清華大學“童詩白教育發展基金”的捐贈協議簽約儀式通過線上會議形式圓滿舉行。天立教育董事局主席羅實、清華大學校友曾勇等在成都,清華大學副校長、教育基金會理事長楊斌、教育基金會秘書長袁桅、自動化系主任張濤、信息技術研究院院長吉吟東等在清華大學校內,共同出席線上儀式。自動化系黨委書記張佐主持儀式。
線上會議現場
羅實和袁桅分別代表雙方在捐贈協議上簽字。根據協議,天立教育將向“童詩白教育發展基金”捐贈一千萬元,用于獎勵在全國高校自動化領域教育教學中做出突出貢獻的教師,并支持清華大學自動化系的事業發展、助力青年教師和青年學生的成長。
捐贈協議簽字儀式
楊斌代表學校和教育基金會對天立教育和羅實主席慷慨捐贈表示由衷的感謝。他談到,清華大學教育事業的發展離不開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童先生這一代老一輩科學家,沖破重重鐵幕,回到祖國,白手起家,創造了新中國科學研究的家底,永遠值得我們銘記和學習。他表示,羅實先生代表天立教育捐贈的“童詩白教育發展基金”,將設獎獎勵在全國高校自動化領域教育教學中做出突出貢獻的教師,具有開放性,這不僅對清華大學自動化系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而且對在全國營建重視教學、關注學生、尊重教師的良好氛圍也有非常積極的示范作用。他希望通過學校和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書寫出清華大學和中國高等教育事業更多的傳奇。
楊斌致辭
羅實表示,天立教育在努力實現“做中國基礎教育的創新者和引領者”目標的同時,始終不忘踐行社會責任,不忘教育公益之初心。天立教育從2002年開始對邊遠山區捐資助學,用民辦學校提供優質教育的方式改變了無數學子的人生命運。天立教育此次計劃向清華大學捐贈一千萬,既表達對童詩白教授的敬意,也為中國自動化教育事業的建設和發展助力。對此,天立教育倍感榮幸。希望雙方拓展多維度鏈接,產生更深的化學反應。
羅實致辭
曾勇學長深情緬懷了童詩白先生偉大而又樸實的一生,對童詩白先生幾十年如一日在電子學課程體系和教材建設、檢測與電子技術人才培養方面做出的巨大貢獻,和童先生淡泊名利、潛心教學、鞠躬盡瘁的師德風范表達了無比的敬仰之情。他對本次捐贈活動付出巨大努力的同志們表示衷心感謝,特別贊賞了羅實先生為教育事業做出的貢獻。希望“童詩白教育發展基金”能激勵青年教師傳承童先生教書育人的風范,為國家培養更多的創新性骨干人才。
曾勇致辭
會上,張濤代表自動化系向與會嘉賓深情介紹了童先生的生平事跡和豐富成果。他談到,今年適逢清華大學自動化系建系50周年,也是童詩白先生誕辰100周年。在一代代師生和校友的共同努力下,自動化系始終秉承教書育人、科技報國的理念,緊密圍繞國家需求,服務國家重大科技創新,在人才培養、學科建設、科技創新方面取得了豐富成果,成為國內自動化教育建設與改革的行動者、引領者。當前,自動化系正在實施2020-2030新一輪學科發展戰略規劃,已經踏上新時代背景下的學術研究和培養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高素質創新人才的歷史新征程。他衷心感謝天立教育慷慨捐贈“童詩白教育發展基金”,表示這將大大激勵自動化系師生更加努力奮斗,向社會做出更好更多貢獻。他向羅實先生表達了誠摯的敬意和良好的祝福。
張濤致辭
近年來,清華大學自動化系發起并成立了自動化發展基金、常迵教育發展基金、方崇智教育發展基金、童詩白教育發展基金,與經管學院聯合設立了鄭維敏教育發展基金等多種基金項目,得到了師生、系友和社會友好人士的多方支持?;I得的善款用于設立人才項目、資助學生科創與全面發展、支持學科建設特別是青年教師培養;同時,通過編寫老一輩教師的專題紀念文集,召開座談會、黨團活動,講出他們的生動故事和崇高精神,激勵教師繼續奮斗,厚植“自覺自律自強”的自動化精神。
童詩白先生,1920年出生于遼寧沈陽的一個教育世家。青少年時代深受山河破碎、祖國蒙難之苦,早已立下中國人要自強救國的誓愿。1946年,童詩白由西南聯合大學電機系畢業,并到清華大學電機系任教。1948年,進入美國伊利諾州立大學電機系學習,1949年獲碩士學位,1951年獲博士學位。博士畢業之際,他因參加華羅庚等組織的“中國留美科學工作者協會”而上了美國當局黑名單,幾經周折,終于1955年6月輾轉回到祖國,受聘于母校電機系。童先生數十年如一日工作在教學和科研的第一線,先后創建了清華大學電子學教研組和國內第一個“自動化儀表與裝置”博士點,主持編寫《電子技術基礎》等系列教材共12本,為教育事業嘔心瀝血、鞠躬盡瘁,成為中國電子學教學奠基人之一、一代教學大師,榮獲“全國高校首屆教學成果獎國家級特等獎”和全國優秀教師稱號等多種榮譽,是高校教師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