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新聞
-
清華大學教育基金會推出公募項目——博物窮理,共建科博2021-09-27
基金會推出科博公募項目
-
復原百年器象,展科學革命鑒古今|王曉濱校友捐贈支持科博館藏發展2021-09-27
-
知微行遠,厚德強基|王世琪校友捐贈設立“清華校友-行健書院知行獎學金”2021-09-24
-
聚焦青年教師成長,傳承師者為學的責任使命 | 金锝資產捐贈支持清華大學青年教師成長2021-09-24
助力物理系的人才發展,支持創新能力強、發展潛力大的優秀青年教師和為物理系發展做出突出貢獻的教職工,為大學建設世界一流的教師隊伍做出貢獻。
-
總結經驗,明確目標,主動服務學校發展戰略——基金會工作總結與發展研討會2021-09-02
圍繞學校整體發展戰略,總結交流基金會在過去27年中的工作經驗,進一步明確目標、理清思路、凝聚共識,研究部署基金會在110周年校慶后新時期的重點工作。
-
呂墨竺向清華大學捐贈 助力女性數學人才成長2021-08-09
近日,呂墨竺女士向清華大學捐贈設立“清華大學同一(SIM,She in Math)數學人才培養基金”,支持求真書院,專項用于對女性數學人才的獎勵、培養和發展。
-
李真、張廣平校友捐贈母校設立“楊振寧教育發展基金”2021-07-28
此次捐贈將用于設立“楊振寧教育發展基金”,支持清華大學戰略發展,為清華大學建設世界一流大學作出貢獻。
-
“清華之友——汐泰獎學金”捐贈簽約儀式舉行2021-07-07
7月6日,“清華之友——汐泰獎學金”捐贈簽約儀式在清華大學教育基金會(簡稱“清華基金會”)舉行。該獎學金面向基礎學科的優秀學生給予獎勵,鼓勵學生堅定學術理想、助力清華大學培養服務國家戰略需求的基礎學科拔尖人才。
-
紀錄電影《大學》慈利縣超前點映2021-07-06
7月3日,清華大學教育基金會(簡稱:清華基金會)積極踐行社會責任,與湖南省慈利縣委、縣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理想與你皆耀眼?啟程”|《大學》超前點映(慈利站)系列公益活動。
-
學習習總書記在建黨百年慶祝大會上的講話2021-07-01
7月1日,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的重要日子里,清華大學教育基金會全體員工集體觀看“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隨后,基金會黨支部組織“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全體學習會。
-
清華美院畢業作品公益專場活動圓滿落幕2021-06-20
廣泛匯聚社會力量,講述清華學子在公益實踐中的傳承與創新、在服務國家發展中的責任與擔當,攜手更多人一道向美向善而行。
-
清華大學“第三次分配”研討會舉行2021-06-17
我們希望能夠與民政部、社會組織代表和相關領域專家一起,為中國特色的“第三次分配”理論和制度體系構建打造理論探討和經驗分享的重要平臺,持續為國家收入分配制度的完善和公益慈善事業的發展作出貢獻。
-
趙敏意女士向校醫院捐贈CT設備2021-06-13
此次捐贈有效緩解了目前校醫院CT設備老化,嚴重不能滿足師生日常就診需求的現狀,為師生日常健康體檢、臨床醫療提供更精密準確的服務,為建設健康校園構筑堅實的防線。
-
清華校友支持項目捐贈儀式暨座談會舉行2021-06-13
校友們的愛心既助力學校各方面建設,也對學生、校友有切實的幫助,還有助于形成捐贈文化和愛心傳承,具有重要意義。
-
北美TAF校友成員捐贈支持母校發展2021-06-11
此次捐贈,是校友們對母校清華情誼的延續,不僅有助于凝聚海外校友,支持清華人在北美地區的發展,還將通過支持文化教育交流活動,促進中美青年溝通和交流,拓展清華學子全球視野,培養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創新人才。
-
教育基金會黨支部啟動“黨員講黨史”系列活動2021-06-09
以建黨百年為契機,認真學習研讀建黨百年紅色歷史,分享學習心得,踐行新時代精神,從注重方式方法創新、樹立正確黨史觀等方面深入學習黨史,把思想和行動統一起來,在學思踐悟中汲取智慧、筑牢理想信念,努力開創思想進步和崗位工作新局面。
-
偉新教育基金捐贈護眼燈關愛青年學生和鄉村教師2021-06-07
此次發起“愛目護目行動”倡議,捐贈只是一個開始,李賢凱先生希望攜手清華基金會和更多的社會愛心人士,共同增強青年人愛眼護眼意識,讓更多人養成良好的用眼習慣,健康工作,健康生活。
-
大都文化捐贈支持清華寬視場巡天望遠鏡項目2021-06-06
此次捐贈將對清華天文系學科發展、人才培養以及隊伍建設起到積極作用,推動建成世界頂級天文大科學裝置,為全國乃至全人類探索宇宙和天文學研究提供有力支撐。
-
首屆“清華之友-解振華能源環境獎學金”頒獎2021-06-01
希望清華學子胸懷大局,勇擔使命,立足能源動力和環境生態事業,開闊眼界、勤奮學習、積極實踐,增長才干、勇于創新、多作貢獻。
-
本草方源捐贈清華二附院中西醫結合學科建設項目2021-05-29
助力拓展中西醫結合的內涵和外延,促進優勢互補,為打造中、西醫藥相互補充協調發展的中國特色衛生健康發展模式貢獻力量